您現在的位置是:山光水色網 > 百科
新疆制造!全球首款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亮相
山光水色網2025-08-02 14:55:35【百科】2人已圍觀
簡介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7月7日,昌吉市榆树沟镇,伴随着“嗡嗡”声,一个身形矫健的“钢铁农夫”正忙着为棉花“摘帽”。 当天,由新疆大学联合新疆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宣布研制成功。经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论证,全球首款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正式亮相,标志着棉花打顶这项关键农活迈入高科技时代。 作为行业首款搭载固态激光雷达的棉花打顶机器人,该产品集成了领先的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技术,实现了导航精度与环境适应能力的重大突破,将棉花打顶机器人技术推向新高度。 新疆大学周建平教授团队在智能农机装备领域深耕多年,对棉花生长特性、打顶需求等有着深入了解。这款机器人的诞生,历经3年研究。团队经过无数次实验与探索,综合利用传感器、机器视觉、激光控制技术等前沿科技,结合新疆特有的“一膜六行”种植模式,成功研制出了这款能适应复杂环境下田间作业场景的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 经过多次田间测试,目前,该激光打顶机器人棉花顶芽识别准确率达 98.9% ,伤苗率小于3%,打顶合格率达到82%以上,其核心指标仍有较大迭代提升空间。全部功能实现后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6—8亩,是人工作业效率的10倍以上。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机器人能盯住移动的目标并精准出手,避免了传统打顶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漏打、误打现象。”周建平教授解释道。这有多难?他比喻就像用移动的枪打移动的靶。棉花顶尖高低不一,机器人工作时的气流还会让棉株晃动。但这款机器人装备了“智能眼”,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每一株棉花的顶尖位置。同时,通过搭载的大功率蓝光激光器瞬间产生的高温精准灼烧灭活棉花顶芽,这样就能有效打破棉花植株顶端生长优势,让营养集中供给侧枝棉桃,促进棉花丰产。 据了解,与传统的机械切割、化学打顶等方式相比,激光打顶具有非接触、无损伤优势,大大降低了对棉花植株其他部位的伤害,减少了环境污染,且在白天夜间均能作业。 “棉花打顶一直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链条上最后一块‘硬骨头’。”深耕农业机械研究多年的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研究员裴新民指出,“这款全球首创的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的诞生和应用,意味着我国棉花生产即将实现真正的全程机械化!” 裴新民认为,该成果是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农业、服务智慧农机的重大突破。其创新应用不仅推动了新疆棉花产业升级,更作为标杆性案例,为智慧农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加速农业智能化进程。(来源:石榴云) 【编辑:黄钰涵】
熱門文章
站長推薦
友情鏈接
- 吃左氧氟沙星可致跟腱斷裂?這些用藥注意事項請查收
- 澤連斯基:暫不舉行俄烏談判 考慮將烏防長調任駐美大使
- 逾250名企業代表研討運用知識產權在大灣區創造商業價值
- “聆聽代縣故事 走進名城代縣”媒體代表團走進山西代縣
- 手繪長圖|創新發展讓生活更美好
- 吃左氧氟沙星可致跟腱斷裂?這些用藥注意事項請查收
- 西南地區華南等地持續降雨 福建廣東局地有大暴雨
- 新聞1+1丨暑期防溺水 除了“堵”,還能怎么“疏”?
- 雁門關下新故事:山西代縣“關城聯動”激活邊塞文旅新動能
-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發布關于停辦領事認證業務的通知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將恢復開放 實行免費免預約參觀
- 在榕臺胞投身“家門口的社區特教課堂”項目獲表彰
- 千年佛光寺塔坪發現唐代“沒故和尚”經幢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國公民衷某已獲救
- 粵港澳三地少年兒童齊聚港珠澳大橋共繪國寶長卷
- 2000余名“小發明家”齊聚河南鄭州展發明
- 東西問|柳華文: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
- 華裔青年開啟上海研習之旅 在摩天大樓與弄堂間讀懂中國
- 數聚上合 津門共贏——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即將在津啟幕
-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宣介活動走進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