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跨市地铁日均客运量超过260万人次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
百科8人已圍觀
簡介
跨市地鐵日均客運量超過260萬人次
“軌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大數據觀察)
建設提速!今年以來,京冀首條跨省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進入全速建設期,河北燕郊將首次接入北京地鐵網。
便捷換乘!去年初,廣東佛山地鐵2號線廣州南站換乘通道正式投用,實現與廣州地鐵2號線、7號線等多條線路的站內換乘,相比經地面換乘節約近4分鐘。
軌道交通如同城市“動脈”,帶動經濟發展,便利群眾出行。近年來,跨市地鐵密集上新,在拉近城市時空距離的同時,助力“軌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
跨市地鐵建設提速
助力區域一體化發展
出短差去佛山,家住廣東廣州市天河區的陳先生基本不開車,“出城易堵車,停車費也貴,有了廣佛線,不到1小時就能到佛山市區。”
國內首條跨市地鐵廣佛線2010年開通,現全長約38公里,將廣州海珠區、荔灣區與佛山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串聯起來。
15年來,佛山已有3條地鐵與廣州地鐵無縫銜接,成為廣佛都市圈融合發展的交通大動脈。2024年,廣佛間日均出行量達189.6萬人次,廣佛間跨城通勤人口達37.5萬人。
視線向北,從陜西咸陽至西安的地鐵通勤也成為日常。2023年9月,西安地鐵1號線三期開通,7站串聯起西安、咸陽雙城生活,成為西北地區首條連通兩市主城區的地鐵線路。
以交通互聯為基礎,區域一體化發展駛入“快車道”。據介紹,西安地鐵1號線正式通進咸陽市中心前,在兩市雙城生活的有10萬人,地鐵開通后,據不完全統計已達30萬人。如今,地鐵11號線咸陽段已列入西安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有望年內開工。
更廣闊的雙城生活圖景正在全國各地鋪開——
在京津冀,京冀首條跨省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進入全速建設期。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全線通車后,河北廊坊北三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將9分鐘通達,到北京CBD東大橋站的最短時間約為32分鐘。
在長三角,太湖東岸,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西延工程計劃與無錫地鐵3號線銜接,讓從上海出發的地鐵向西延伸得更遠。早上無錫小籠包、中午蘇州三蝦面、傍晚上海蔥油面,更有滋味的生活將舉步可及。
南北“同城曲”,映照著跨市地鐵的建設步伐。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5條,運營里程1.09萬公里,車站6324座。其中,開通運營的跨市地鐵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里程達數百公里,日均客運量超過260萬人次。
兩地生活更加便捷
“軟聯通”加強各方面銜接
跨市地鐵,是兩座城市的跨區域“牽手”。地鐵線路橫跨不同城市,并實現常態化運營,考驗著管理體制的變革與創新。
2023年6月,上海地鐵11號線在江蘇蘇州昆山市花橋站,實現與蘇州地鐵11號線的同站換乘,不僅實現了上海與蘇州地鐵網線的無縫銜接,也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示范工程。
“雙11”換乘,有多便捷?從上海或蘇州地鐵任一站點進站,按照標識指引,通過無感換乘通道,即可進入另一座城市的地鐵網絡,在其任一站點出站。乘客全程可以使用同一個APP,既不用出站換乘,也無需重復安檢。
“絲滑”換乘的背后,是互聯互通的努力。
“跨市地鐵的建設運營需要解決屬地協同管理難題。”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跨市地鐵途經不同城市,其站點、區間、設施設備等的運營監督管理職責需進行協商;另一方面,運營跨市地鐵也需要建立城市間的應急信息共享機制,提高信息傳遞和應急響應效率。
為迎接滬蘇兩地軌道交通的首次“牽手”,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與蘇州軌道交通集團成立了運營管理對接小組,落實互聯互通各項事宜。在票務服務上,實現了上海“Metro大都會”APP與蘇州“蘇e行”APP的票務互通,為乘客提供無感換乘體驗;在安全保障上,遵循“屬地負責、協同管理”原則,共建運輸保障及應急指揮聯動機制,讓乘客出行更有安全感。
設施互聯、票制互通、安檢互信、信息共享,讓兩地生活“如居一城”。如今,兩條11號線運營總里程達123.4公里,日均客運量近百萬人次。
規則機制“軟聯通”,助力跨市地鐵不斷上新。
目前,交通運輸部已出臺多部相關管理辦法,確立起跨城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在運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設施設備運行維護及服務質量評價等方面的協同管理機制。
在地方層面,一些跨市地鐵運營企業根據兩地客流規模,在服務時間、班次安排等方面持續加強銜接,有效滿足城市間乘客潮汐式通勤出行需求,已形成不少城市群互聯互通的示范樣本。
支撐服務融合發展
促進城市群內資源流動
道路通,人氣旺,產業興。
“一條條跨市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接連開通,在有效滿足人民群眾跨市域通勤需求的同時,也對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撐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跨市軌道交通“穿針引線”,融合發展漸成風尚。
在江蘇,蘇州地鐵11號線與上海地鐵11號線實現無縫銜接,到今年6月,累計客流已超7595萬人次,最大單日客流達20.7萬人次。圍繞軌道交通核心出行場景,蘇州市不斷完善沿線配套接駁設施,提升面向文旅客群的服務能力,還將大力推進軌道交通綜合開發和多元融合發展,增強軌道交通的產業輻射力。
在廣東,去年5月,串起東西向5座城市的4條城際軌道交通線路實現首尾相連;南北向5座城市的軌道交通連通項目也開始起步。前不久,廣東深圳發布城際軌道布局規劃,11條跨市軌道交通中,穗莞深城際、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等線路已在建設。隨著越來越多地鐵互聯,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動,大灣區“火車頭”的帶動作用將得到更好發揮。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跨市地鐵以其便捷、準點、低成本的優勢,不僅成為解決通勤客流出行問題的重要選項,也有效促進了城市群、都市圈內人口、資源的自由流動。
隨著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特別是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軌道上的長三角”“軌道上的大灣區”等目標的提出,跨市地鐵建設有望迎來新一輪高潮。
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到2025年新增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運營里程3000公里,基本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網。《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無論是城市群、都市圈的快速發展,還是人享其行的目標實現,都要求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對都市圈同城化、潛力地區城鎮化發展的支撐服務能力。
“下一步,將推動實現跨市地鐵與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的‘四網融合’,同時推進以地鐵為主導的綜合客運樞紐,打造多模式、更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民日報 記者 韓鑫) 【編輯:梁異】 ...
Tags:
相關文章
AWE2023丨專訪Shokz韶音中國區CEO楊云,用戶需求是重中之重
百科2023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已在上海拉開帷幕,作為全球知名的專業運動耳機品牌,Shokz韶音也深度參與本屆AWE,并且在其展臺帶來了最新發布的旗艦不入耳藍牙耳機OpenFit舒適圈。OpenFi ...
【百科】
閱讀更多索尼PS5 Pro或于2024年下半年發布,詳細配置信息曝光
百科據爆料信息顯示,索尼正在研發PS5 Pro,并將于明年年底推出。曾在2018年準確推算了PS5硬件配置及價格的國外玩家DukeBlueBall再次推導出PS5 Pro及Slim的配置信息。PS5 Pr ...
【百科】
閱讀更多OPPO Reno 10 Pro渲染圖曝光,采用全新設計,后置橢圓形攝像模組
百科按照往年的發布節奏,OPPO Reno 10系列預計很快就會發布。近日,外媒gsmarena爆出了一份OPPO Reno 10 Pro的渲染圖,相比上一代的OPPO Reno 9系列,在外觀上有很大的 ...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摩托羅拉Defy Satellite Link在美上市,讓任何智能手機支持衛星通信
- 2023MWC丨希捷科技賦能行業解決方案,存儲“大”有可為
- 新車有望7月發布 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始小批量生產Model 3
- 三星公布制程工藝路線圖規劃:2025年2nm,2027年1.4nm
- Redmi Pad2現身Geekbench,跑分數據曝光,搭載驍龍680
- 血戰CFexpress Type A市場 Pergear推出520GB存儲卡
- Angelbird更新CFexpress Type B 推出1TB SE以及330GB SX存儲卡
- 舒爾在舉辦“同行·上海”活動,新品MAX902引領會議音頻革新
- 微軟或于2024年秋推出Windows 12操作系統 任務欄將支持浮動顯示
- 阿維塔E12最新路試諜照曝光 有望在三季度正式亮相
- 布加迪Bolide最終生產版本曝光 接下來將進入新的測試階段
- 2023上海車展
- 美科發布85mm f/1.4全幅AF無反鏡頭 有佳能RF卡口
- 小米13 Ultra發布,聯合徠卡打造影像機皇,售價5999元起
- 2023上海車展丨百度Apollo助力車企智駕變革,多款合作車型亮相
- 蘋果Beats Studio Buds+耳機通過FCC認證,或在未來幾周面市
- HomePod啟用聲音識別,在監測到煙霧警報時通知用戶
- DJI官宣25日發布新無人機 諜照已曝光
- 真我11系列定檔5月,最高達到2億像素
- 2023上海車展丨蕪湖“理工男” 這次車展奇瑞要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