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还需板书吗?寻找“教学最优解”
百科2人已圍觀
簡介
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還需要板書嗎?
老師從盒中抽出一支白色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幾行字跡娟秀的板書,重要知識點則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醒目標注……書聲瑯瑯、粉筆“噠噠”,在老師的筆下,知識串珠成線,在學生的心底,學問見木又見林。這樣的畫面,曾是許多人學生時代日日得見的場景。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不斷深入,寫板書的老師少了。有人會問,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還需要板書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從寫得一手漂亮板書的教師屢屢在互聯網“出圈”便可見一斑。人們為漂亮板書點贊,因其中展現著教學功底,更有為人師者的人格魅力。
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3位因板書“圈粉”的教師,三尺講臺記錄著他們的育人初心。
堅守課堂的粉筆
投影幕布驟然漆黑的那一秒,程斯宇真切地感到了緊張。
他是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這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剛講了個開頭,突遇教室停電,程斯宇還有幾十頁PPT待講。
定神幾秒后,他走向黑板邊,拿起那盒落灰的粉筆。憑借扎實的準備、精彩的板書,順利講完了這堂課。
多年以后,程斯宇依舊很感謝自己從教第一年碰到的這次電路故障。“停電那堂課告訴我:真功夫在腦子里,不在U盤里。”他說。
在天津大學,程斯宇的課很有名氣,其中最“出圈”的,是他在課堂黑板上手繪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的示意圖。
“我們回到1935年,這幅圖展現的是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區”,程斯宇說著指向了一條藍色粉筆勾畫的河流,“這條河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這就是赤水河。”圖上用不同顏色畫出紅軍各階段進軍路線,一道道凌厲的箭頭,刺破敵人的包圍圈。
臺下學生們聚精會神,紛紛拿出手機,拍下程斯宇的板書,有的還發在了網上,程斯宇一時間“漲粉”不少。
談及為何想到手繪這幅四渡赤水圖,程斯宇說:“天津大學的工科特點非常鮮明,專業知識涉及大量演算,對于板書的使用率要遠高于文科。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嘗試著將板書運用在日常教學中。”
在山東,濟南大學城實驗高級中學的高二地理老師袁曉同樣因一手漂亮的板書引發公眾熱議。
在一個點贊量幾十萬的課堂視頻里,記錄著袁曉妙筆“作畫”:
手臂回旋,畫出渾圓的地球;冷暖氣團交匯,鋒面布滿云霧雨滴;世界洋流分布圖上,大洲大洋輪廓清晰明朗……筆筆勾勒,一幅幅立體感十足的板書,讓袁曉的學生們常常“舍不得擦黑板”。
“對地理教學尤其是自然地理而言,板書在展示空間模型、大氣循環、地質運動等知識點時具有獨特優勢,現場繪制也能即時響應學生提問,展示完整的思維推導過程。”袁曉說,“在新課階段,我更多是使用多媒體課件,板書主要在復習階段使用,關鍵是要依據不同年級和教學內容來決定授課形式。”
課件還是板書?
受訪教師表示,技術浪潮中,看似已成為“配角”的板書堅守著無法被編碼取代的教學溫度。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板書與多媒體課件要做孰優孰劣的比較。兩者各有所長,互為補充。
近年來,中國數字化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
全媒體教學工具的獨特優勢顯而易見:課件容量大、更靈活,文字間可插入圖片、視頻,有些抽象概念還可以制作成動畫來演示。課件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增加了趣味性,也便于教師重復使用。
不過,當教學輔助工具越來越齊全、制作出的PPT越來越“酷炫”、包含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有人擔心,數字時代在屏幕前長大的孩子們會不會少了些筆觸實感,師生間缺乏互動,影響課堂氣氛。也有人擔心,課件應接不暇,“信息過載”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實效,PPT里的海量內容讓學生難以區分重點。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力學系教授黃方林堅持寫板書近30年。他告訴記者,早年間也曾試過用電子課件,但后來發現,自己課堂上寫板書的授課方式教學效果更好。
“土木工程學科涉及很多課程,如力學課程,有很多公式推導。這些內容如果不認真做教學設計,直接把書本知識搬到PPT上,學生有時候一點印象都沒有。我寫板書一步一步推導出來,完整思維、分析過程學生看得很清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力學基本原理,而不只是記住結論。播放課件的時候,有些學生會對‘拍課件’形成依賴,在課堂上不愿動腦思考、不愿做筆記,課件拍了之后也不見得真的會看、真的學會了。”黃方林說。
板書凝練著教學思路,打磨板書有助于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在袁曉看來,如果過度依賴課件,會導致教師備課能力退化,標準化教學與個性化教學相結合,才能更好提高教學質量。“板書是思想的即時可視化,不僅如此,學生也可以參與板書的繪制和修改,增強課堂參與感。”他說。
雖然被學生譽為“靈魂畫手”,但袁曉始終期待技術發展會給地理課堂帶來更多可能。“以后隨著VR以及5G、6G等技術的發展,地理課堂說不定會更有趣、更好玩兒、更身臨其境,這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袁曉說。
尋找信息時代的“教學最優解”
去年秋季學期開學后,清華大學舉辦了2024年教職工粉筆板書比賽。這項比賽已連續舉辦了8年。一幅幅板書,筆畫遒勁有力、撇捺俊秀飄逸,字里行間是對教育的熱愛、對課堂的尊重。
如何將板書與新媒體技術巧妙結合,找到“教學最優解”?
在程斯宇看來,教學實踐中要堅持板書與課件二者結合——板書用于框架梳理和重點強化,多媒體課件用于史料展示和提升教學效率。“要讓思政課更有‘抬頭率’,四渡赤水板書案例證明,視覺化教學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黨史課里涉及大量史料圖片,課件能提供足夠的信息量。”他說。
這幾年,程斯宇花了大力氣研究做課件,他希望用實際行動證明:板書與課件不可偏廢,二者必須綜合運用。
“我在課件中很注重色彩的使用。比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里會講到5個時期,我在課件里給每個時期選的底色都不一樣,不同顏色需要反映出不同時代的底色。”程斯宇說。
教學手段變化更新,但育人的教育內核始終不曾改變,選擇任何一種工具最終都是為這一目標服務。教師數十年如一日的敬業與鉆研,凝結成課堂上的深入淺出、厚積薄發。
黃方林說,除了不用PPT講課,自己上課也沒有帶教案的習慣,因為所有知識、教材早已融進了腦海里。
下課后,板書被擦掉,會被新的內容覆蓋。但是,那些知識和道理會與老師的背影一起長久地印在學生心里,記下了工工整整的板書,記下了溫暖如昨的師生情誼。(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 孫亞慧) 【編輯:梁異】 ...
相關文章
祝賀虎牌JAI
百科4月27日-4月30日,以“智科技,創未來”為主題的AWE2023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國內外的眾多家電廠商所帶來的家電新品、新科技、新技術、新解決方案紛涌而至。值此之際,熱點科技舉辦《家電創新科 ...
【百科】
閱讀更多培僑中學喜迎天安門國旗 冀將愛國精神傳揚至香港教育界
百科中新社香港7月4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培僑中學4日在校內禮堂舉行莊嚴儀式,迎接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這也是香港教育界獲贈的首面天安門國旗。
培僑中學獲贈的國旗編號為(2023-0205)號。這面國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那天,正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的日子。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圖為升旗儀式。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培僑中學校長伍煥杰在儀式上致辭表示,培僑中學一定會充分發揮天安門國旗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重要的教育場合莊嚴地展示宣傳,不斷增進香港青年學生對國家、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一定會鼓勵青年學生自覺把對國旗的敬仰轉化為努力學習的強大動力,讓五星紅旗在培僑中學、在香港地區永遠高高飄揚。”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儀式并表示,培僑中學從北京天安門廣場迎回國旗意義重大,期望他們傳承愛國精神并宣揚到香港其他學校,讓更多香港學生在國旗下茁壯成長,為民族復興、建設香港付出青春的力量。
圖為迎國旗儀式。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今年7月1日,培僑中學組織了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并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隨后,培僑中學師生帶著這面國旗赴遼寧游學參訪,重走1950年培僑中學校友響應國家號召、奔赴抗美援朝前線的英雄之路。(完)
【編輯:惠小東】 ...【百科】
閱讀更多傅莎:碳中和產業投資空間廣闊
百科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 (馮玲玲)中新社國是直通車4日主辦“能源中國——全面加速綠色能源轉型 推動協調發展”活動。能源基金會戰略規劃主任傅莎在會上表示,自“雙碳”目標提出五年來,中國已構建起完善的“1+N”氣候政策體系,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堅實保障。碳中和產業投資空間廣闊。
7月4日,能源基金會戰略規劃主任傅莎在“能源中國——全面加速綠色能源轉型 推動協調發展”活動上發表演講。國是直通車 趙斌 攝
政策紅利正推動碳排放趨勢發生積極變化。據測算,2018年至2022年間,工業、交通、建筑三大領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4%、7%和15%。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快速增長,今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新增電力需求的2倍,帶動電力部門及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實現歷史性下降。
此外,中方將提交覆蓋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也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做好了充足準備。
在此背景下,綠色技術與產業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興核心引擎。傅莎透露,為實現碳中和目標,2025年至2060年間,中國所需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19.5萬億至36.2萬億元。從行業分布看,電力部門因涵蓋全部可再生能源建設投資,規模居首。終端部門則聚焦節能技術等增量投資,各領域均展現巨大潛力。
細分領域中,電力部門投資潛力達7萬億至19.7萬億元,負成本技術可貢獻近80%的碳減排量,風光技術及電網、儲能投資占比近半;建筑部門熱泵技術和節能電器將成為減排主力,新型建筑體系如零排放建筑具有巨大投資潛力。工業部門雖投資潛力相對較小,但節能技術和原料替代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交通部門投資潛力在1.1至4.3萬億元之間,純電動輕型車和充電基礎設施將成為投資重點。
盡管前景廣闊,實現投資促進碳中和的任務仍面臨諸多挑戰。傅莎指出,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需解決電網靈活性不足和新一代儲能技術商業模式不成熟的問題,能效提升技術尚缺乏有效激勵措施和可持續融資機制。此外,商業化前期技術還需大量研發投入和耐心資本支持。
對此,傅莎建議通過政策激勵、商業模式創新及多元化融資解決,如利用容量電價支持儲能,發揮買家效應推動綠氫項目,同時優化融資結構,強化財政對早期項目的支持。(完)
【編輯:胡寒笑】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香港動漫電玩節將于7月底舉行
- (抗戰勝利80周年)守護飛虎隊歷史 讓殘碑背后的家國記憶重新鮮活
- 四川雅安天全縣山體垮塌造成5人遇難、2人輕傷
- 墨西哥建造不育蠅工廠應對螺旋蠅蛆病
- 陜西大荔開展首臺智能冬棗采摘機器人實地試驗
- 與司法行政工作者面對面:讓民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背后
- 一些國家與中國商談采購殲-10戰機等武器計劃 國防部回應
- 東南沿海最大木材集散地福建漳州 :上半年進口木片同比增177%
- 從獵物到文化符號 《鶉之奔奔》以“小物種”解碼中華文化基因
- 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活動在雅加達舉行
- 領克 08動力參數公布:零百加速5秒內 CLTC純電續航達245km
- AWE2023丨添可亮相AWE2023! 多款新品引領全場景智慧生活新趨勢
- 索尼PS5 Pro或于2024年下半年發布,詳細配置信息曝光
- 蔚來ET5旅行版現身歐洲 三季度開始交付
- 哈啰發布極智系列電動車:共三款車型 AI賦能兩輪出行新體驗
- 并未推遲 7月1日起全國范圍實施國六b排放
- 一加首款折疊屏手機或將8月份發布,搭載第二代驍龍8處理器
- 蘋果將考慮為iPhone 15引入USB 4.0芯片:最高速度可達40Gbps
- 配備超級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 比亞迪海豹新車型即將上市
- Patriot推出V90 SD卡 512GB只售4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