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华裔青年学生开启上海实习:感受文化的回响与传承
探索1387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上海7月5日電(范宇斌)“文化從不遙遠,它藏在我們的語言、習慣、表情與互動中。我希望在上海實習時,可以看見文化之美,看見彼此間的連接與成長。”西班牙華裔青年學生周貞汝說。
5日,“相聚上海 共話明天”2025海外華裔青年學生實習團啟動儀式暨“星僑有約”交流活動在上海市黃浦區舉行。來自美國、西班牙、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海外華裔青年代表參加活動。

周貞汝從小在西班牙長大,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她的成長是一段中西文化交融的旅程:吃著中餐,聽著西班牙語長大;用西方思維方式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東方文化熏陶。
對于周貞汝來說,此行不僅是一場深度的實習體驗,也是一場心靈的對話。“我希望近距離感受中國發展,將課堂知識付諸實踐。我期待走進企業,了解中國的工作環境,并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共同思考、合作、成長。”
周貞汝認為,實習團的精神猶如在東西方思想匯聚下孕育的海派文化。“大家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相聚上海,一起交流與成長。相信只要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就能在交流中產生共鳴、在體驗中發現意義。”

“中國文化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美國華裔青年學生江明潔的父母都曾在上海念書。當她真正踏上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她仿佛走進了那個從小聽父母講起的故事中,開始用自己的視角感受文化的回響與傳承。
“從父母那里,我傳承的是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同時,我也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傳承和傳播中國文化。”江明潔6歲起學中國武術,曾在聯合國總部的舞臺上演出;熱愛中文歌,曾為中國電影創作主題曲;教過中國鄉村的孩子們英語,將美國文化帶入他們的課堂。
在文化的交流中,江明潔認為,自己不是旁觀者,而是實踐者、傳承者。“這次來到上海,讓我把父母口中的‘青春上海’與腳下的‘當下上海’串聯起來,讓記憶繼續生長,更加堅定了我將文化之美繼續傳承下去的信心。文化傳承不只是回顧過去,而是用新的表達,連接記憶與未來。”

本次活動特邀上海為僑服務聯盟單位代表趙云昊擔任生活導師。他談及,中國古人喜歡把故鄉稱為“桑梓”,因為在農耕社會,桑樹是紡織業的重要基礎,梓樹的木材可用于制作器具。這些樹木伴隨家族的繁衍,當人們離開故鄉時,桑梓就成了他們心中對家園的深深眷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希望華裔青年學生感受上海魅力,增進桑梓情懷。”
“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經歷,更是一座連接現實與夢想的橋梁。”黃浦區僑辦主任施海燕說,黃浦區從歷史傳承、科技創新、多元文化、產業發展、生活體驗等角度,為華裔青年學生量身定制了參訪路線,希望大家感受到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本次活動由上海海外聯誼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主辦。(完)
【編輯:陳海峰】 ...相關文章
祝賀美諾W1系列洗衣機入選家電創新科技熱選榜
探索4月27日-4月30日,以“智科技,創未來”為主題的AWE2023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國內外的眾多家電廠商所帶來的家電新品、新科技、新技術、新解決方案紛涌而至。值此之際,熱點科技舉辦《家電創新科 ...
【探索】
閱讀更多夏日三大過敏“元兇”傷身擾人 專家送上防護貼士
探索夏日三大過敏“元兇”傷身擾人
專家在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送上防護貼士
炎炎夏日,讓人難受的不只是高溫酷暑,還有不少與之相關的過敏性疾病。在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到來之際,科技日報記者走訪多位醫院專家,讓他們為解決夏日的敏感煩惱支招。
陽光曝曬謹防日光性皮炎
夏天紫外線逐漸增強,不少人發現曬過太陽后,臉部會出現發紅、發癢的癥狀。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皮膚科主任魯建云說,這可能是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又稱急性日曬傷,是正常皮膚接受過量強烈紫外線照射后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癥反應。
魯建云介紹,常見的日光性皮炎患者皮疹通常位于暴露部位,如面、頸、手背等。在曝曬后數小時至數天內,患者皮膚開始出現邊界清晰的紅斑,嚴重者可發展為水皰、大皰,伴灼痛、瘙癢或刺痛感。紅斑通常在24—48小時達到高峰,隨后逐漸脫屑、色素沉著。
“日光性皮炎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長期反復發病還可能增加皮膚癌風險。通過科學防曬和及時干預,人們可有效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主任粟娟說。
一是可以采用物理防護。專家建議,白天出行選擇使用紫外線防護系數大于50的防曬衣、防曬傘、寬邊帽和太陽鏡。二是可以采用化學防護。專家建議日常可選擇涂抹紫外線防護系數30以上、PA+++以上的防曬霜,并在出門前15—30分鐘涂抹,確保防曬霜有足夠時間成膜。此外,建議每2小時補涂一次,特別是在出汗或游泳后。三是要做好生活調整。專家建議易感人群減少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木耳等的攝入;對光敏性藥物敏感者,則需咨詢醫生調整用藥方案。
“特別要提醒的是,即便陰天也需要做好紫外線防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鐘玲說,陰天云層較厚,雖然能阻斷部分中波紫外線,但長波紫外線依然能穿透云層到達地面。長波紫外線是導致黑化、松弛、產生皺紋等皮膚光老化現象的“元兇”,因此,陰天更不能放松警惕。
此外,粟娟提醒,若出現嚴重皮疹或癥狀持續不緩解,建議及時就醫,并接受規范治療。
空調塵螨導致過敏性鼻炎
盛夏時節,從酷熱的室外鉆進涼爽的空調房,經常有人不自覺地頻繁打噴嚏,流鼻涕,眼睛又紅又癢,甚至渾身起紅疹。這是個體對冷空氣過敏嗎?不,罪魁禍首其實是螨蟲引發了過敏性鼻炎。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蔣衛紅解釋,塵螨喜潮濕(濕度80%左右)溫暖(溫度17—30℃)的環境,它們以人類的皮屑、汗液、毛發等為食,其分泌物、排泄物、死亡蟲體和蛻皮等都是過敏原,可通過空氣或接觸進入人體,引起過敏反應。“空調是塵螨的溫床,其內部的濾網、散熱片等極易積聚灰塵、皮屑,是塵螨的‘樂園’。”他說。
空調啟動時,關緊的門窗使得室內空間相對密閉、通風不暢,塵螨以及它們的排泄物、尸體碎片等就會隨冷風散布整個房間。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馬艷紅說,當這些東西被人體吸入鼻腔后,就會激發人體免疫系統釋放出組胺等“化學武器”,導致人出現過敏癥狀。空調環境下,干燥的冷空氣使鼻黏膜更脆弱,易受刺激,從而更易加重鼻炎癥狀。
如何科學預防螨蟲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專家表示,要從生活細節入手。比如,螨蟲克星是“高溫+曝曬”,可每隔一至兩周,對家中涼席、空調被、枕套、床單等進行55℃以上的熱水浸泡;新涼席或閑置后啟用的被褥,也可先用熱水燙洗再放置于太陽下曝曬,曬完用手多拍打;定期使用除螨儀深度清潔床墊、沙發;將空調調節為除濕模式,使室內濕度保持在50%以下;每天早晚至少開窗通風2次,每次30分鐘以上。
此外,專家還建議,每隔1—2個月清洗一次空調濾網,開啟空調前先打開門窗,空調開啟數分鐘后,再關閉門窗;臥室盡量不堆放過多毛絨玩具、毛毯、厚窗簾等易積灰藏螨的物體;經常擦拭家具表面,減少浮塵,并對沙發、地毯每周至少吸塵一次;可給枕頭、床墊、被子套上防螨面料的罩子,隔離過敏原。
蚊蟲叮咬引發丘疹性蕁麻疹
夏季,被蚊蟲叮咬后,不少人的皮膚上會出現連片的風團樣丘疹,奇癢難耐。魯建云告訴記者,這很有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在作祟。
不同于普通蚊包,丘疹性蕁麻疹源于免疫系統的過激反應。魯建云介紹,丘疹性蕁麻疹又稱為“蟲咬皮炎”,是昆蟲叮咬所致的一種過敏反應,以鮮紅色風團樣丘疹伴瘙癢為主要表征。
她介紹,丘疹性蕁麻疹出現之初為皮色或紅色的風團樣丘疹。當炎癥擴散至周圍組織,則可能誘發風團樣改變,形成粉紅或蒼白色的“周邊風團”,并伴有劇烈瘙癢。隨著人們不斷搔抓,可導致風團擴大、水腫及瘙癢加劇,甚至生成水皰,引發繼發感染或遺留色素沉著、瘢痕。
出現丘疹性蕁麻疹時,專家建議首選要避免搔抓,然后進行局部冷敷,并選擇爐甘石洗劑外用,但要避免涂抹在破潰處。若患者紅腫瘙癢劇烈,可在醫師指導下,在皮損未破潰處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如0.1%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快速抑制炎癥反應。瘙癢劇烈或皮損廣泛者,可系統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
魯建云特別提示,雖然多數丘疹性蕁麻疹可自行緩解或經上述處理好轉,但若出現皮損累及頭面部且不消退,瘙癢的同時合并心慌、胸悶、發熱等系統癥狀,局部皮損繼發感染,皮疹遷延且進行性加重等情況,就應立即就醫。
丘疹性蕁麻疹也有預防之道。專家表示,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致密長袖衣褲;居室安裝紗窗紗門,睡眠時使用蚊帳;遵循產品說明,正確使用含有效驅蚊成分(如避蚊胺、驅蚊酯等)的驅蚊劑;保持室內外環境清潔干燥;既往有嚴重蟲咬反應史或過敏體質者,外出應加強防護,家中可常備抗組胺藥物。(科技日報 記者 俞慧友) 【編輯:劉歡】 ...
【探索】
閱讀更多人社部公開征集 “黑職介”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線索
探索本報記者 朱寧寧
人力資源市場是勞動者實現就業的重要渠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問題關系到廣大求職者的切身利益,備受社會關注。
記者近日獲悉,繼今年4月聯合多部門開展2025年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公告,于2025年7月2日至31日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人力資源服務領域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線索。
“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能夠為市場主體招用工和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法治、公平的市場環境,有利于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王天玉指出,此次人社部門公開向社會征集線索,作為治理方式的創新探索舉措,是對社會關切的積極回應。
近年來,隨著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市場主體不斷增加,衍生出多種擾亂市場秩序的問題,出現諸多嚴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規行為。比如,“黑職介”通過虛假承諾誘騙求職者,收取高額中介費卻不提供崗位;通過線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誤導求職者,“招轉培”“培訓貸”陷阱讓求職者背負沉重債務。還有一些未經許可的非法職業中介發布歧視性或虛假招聘信息,甚至以招聘為名誘騙脅迫求職者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等。種種亂象嚴重侵害了求職者的合法權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為了營造公平、安全的就業環境,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今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多部門開展專項行動,重點聚焦勞務派遣違法行為、非法職業中介活動、以職業中介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以及其他突出違法違規問題。此次公開向社會征集人力資源服務領域涉嫌違法違規行為,也是配合專項行動的具體舉措,其目的都是為了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維護廣大求職者合法權益。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告,本次向社會征集的線索包括九個方面:
一是未經許可擅自從事職業中介活動,包括線下“黑職介”和通過自建網站、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開展非法職業中介(搭建互聯網平臺供其他單位或個人發布招聘信息或開展職業中介);以人力資源測評、咨詢等備案類服務為名非法開展職業中介;二是“招轉培”“培訓貸”,即以招聘或職業中介、人力資源培訓等為名,欺詐、誘導求職者接受職業培訓,繳納高額費用或簽訂貸款協議;三是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或以“直簽保錄”、高薪崗位“內推”等話術炒作引流等侵害求職者權益;四是誘騙、脅迫求職者從事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五是以服裝費、轉正費、風險保證金、耗材費等各種名義違規收取財物;六是在招聘和用工過程中,扣押求職者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等個人證件原件;七是發布含有民族、性別、年齡、地域等歧視性條件及其他與崗位適配性無關的限制性條件招聘信息;八是泄露、販賣或以其他方式違法使用求職者個人信息;九是其他侵害求職者權益的人力資源服務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通過公開征集線索等方式,鼓勵群眾參與監督,能夠增強勞動者的維權意識和參與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也有助于建設更為公平、健康、透明的就業市場,實現高質量就業。”王天玉建議以此次征集線索活動為契機,將實踐中的突出問題集中起來,探索形成長效治理機制,形成多方參與共治的有利局面。 【編輯:王琴】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湖南資興船只側翻事件搜救工作結束 27人獲救2人遇難
- 老撾華裔新生代:老撾隨處可見中國商品
- 灣區速評丨向深藍再出發 海洋大省如何重塑“海上朋友圈”?
- 中新健康丨為什么胖人更招蚊子?
-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和問候游本昌引發文藝界熱烈反響
- 2025年粵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將開賽 16支隊伍參與角逐
- “非常震撼 國安家好” 香港市民參觀山東艦航母編隊倍感驕傲
- 2025年全國少兒乒乓球錦標賽預賽第三站女子組比賽開賽
-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 餐廳送餐機器人撞傷孩子誰擔責?(新聞看法)
- 搭載DMH雙電機超級混動系統 榮威D7 DMH官圖發布
- 臺積電AMD的AI芯片訂單沒被三星搶走,兩家對決點竟然在別處!
- 肯高圖麗在日推出防水相機 竟是一臺低配版DJI Action3
- 愛奇藝TV白嫖用戶寬帶做免費服務器? 客服回復稱是加速手段
- 僅售10.98萬元,博越COOL智聯+版正式上市
- 臺積電美國工廠還在“亂”,又要去日本建工廠
- 索尼“換殼”相機a6700登場 FE 70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3 Bose Professional專訪 視聽行業該如何持續創新?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3 科視專訪 如何看待數字投影技術的發展
- 定位中大型4門GT轎跑,極星發布Polestar 5最新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