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娛樂 >>正文
杭盖草原上的“鞍匠”阿拉坦巴根:守艺“马背摇篮”
娛樂86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興安盟7月8日電 題:杭蓋草原上的“鞍匠”阿拉坦巴根:守藝“馬背搖籃”
中新網記者 張瑋
夏日的內蒙古杭蓋草原綠草如茵,風光旖旎。一批批游客接踵而至,不少人跨上馬背,感受風吹過耳邊的豪邁,也有一部分游客被溫順的蒙古馬和它身上雕花的馬鞍吸引,駐足與之合影。
杭蓋草原位于興安盟科右前旗境內,今年47歲的阿拉坦巴根是草原上遠近聞名的“鞍匠”,“除了牧民,現在隨著文旅產業發展,好多景區找我定制馬鞍,一年能銷售上百個。”

蒙古族被譽為“馬背民族”。蒙古族馬具制作主要分為馬鞍、馬籠頭、馬鞭、褡褳等,綜合了木工、刺繡、毛皮、編織、金屬等制作工藝,用料考究,手工精良,使用舒適,裝飾華美。
阿拉坦巴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札薩克圖傳統馬鞍制作是他的拿手技藝。“札薩克圖馬鞍從我爺爺輩就開始制作了,從父輩傳到我這兒,已經經歷了3代人。”
“札薩克圖馬鞍比較寬厚,使用舒適,坐起來不勞累。鞍墊一定要做得結實,配色也很考究。”受父親的影響和傳授,阿拉坦巴根從小學習馬鞍制作技藝。
“我喜愛馬鞍,也擅長制作馬鞍。”阿拉坦巴根輕輕撫摸著父親曾用了60年的馬鞍說,在父親的教誨下,他用20多年的努力搶救性地保護了札薩克圖傳統馬鞍制作技藝。
2019年,在草原上生活的阿拉坦巴根發現很多年輕人不會制作馬鞍,他意識到這項傳統手藝面臨斷檔。于是他從草原上搬到蘇木(蒙古語,意為鄉)里,開起了札薩克圖馬鞍制作工坊,邊做、邊賣、邊教。

經過多年的苦心鉆研,阿拉坦巴根練就了一套屬于自己的馬鞍制作手藝。他把原有的傳統馬鞍做得更加美觀、大方。同時,隨著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馬鞍不僅是他們的生產工具,也成了馬匹的裝飾品。因此,他制作的傳統馬鞍供不應求。
“鞍橋以百年沙地柳木或榆木根節雕琢,依據‘三圓二平一合’的準則,讓馬鞍與馬脊如共生般貼合。”阿拉坦巴根詳細為中新網記者介紹,鞍橋制作需經木材篩選、蒸煮軟化、手工雕琢等環節,確保前后鞍橋圓潤,馬鞍板與馬脊貼合平整,四部件粘合無縫;馬鐙、馬釘以青銅或銀鎏金打造,紋飾以龍紋等游牧文化符號為主;褡褳(馬鞍口袋)以羊皮或帆布為底,繡制八寶紋、云紋等吉祥圖案,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
阿拉坦巴根79歲的母親扎日瑪是札薩克圖傳統刺繡傳承人,也是他最好的幫手。“母親雖已年邁,但還能幫我制作馬具裝飾品。”
針線在扎日瑪手中的底布上來回穿梭,沒過一會兒,老人家指尖生花,草原藤蔓、卷草紋、云紋、火紋……一幅象征吉祥如意的刺繡鞍墊完成。
阿拉坦巴根伏在母親的膝蓋上,看著母親手中的鞍墊說:“額吉(蒙語,意為母親)繡的鞍墊配上我制作的馬鞍肯定好看。”
2020年,阿拉坦巴根成為興安盟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札薩克圖馬具制作傳承人;2021年他的工坊通過召開培訓班、訂單回收創收30萬元,帶動了5戶農牧民,戶均年增收7000元。
“今年,我收了4個徒弟學手藝,還帶動9名農牧民就業,人均年增收達1.2萬元。”阿拉坦巴根高興地說。
“我是給馬匹做衣裳的人。今后,我要讓札薩克圖傳統馬鞍制作的古老手藝綻放更質樸的美感。”阿拉坦巴根滿懷信心地說。(完)
【編輯:曹子健】 ...Tags:
相關文章
大疆DJI Mavic 3 Pro無人機13888元起售 三攝布局并支持體感飛行套裝
娛樂昨晚,大疆正式發布了DJI Mavic 3 Pro航拍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相較于Mavic 3最大的變化就是在Mavic 3的雙攝基礎上,再加入了一顆支持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副攝,構成了一套三攝影像系統。 ...
【娛樂】
閱讀更多策克口岸今年上半年國際道路貨物運輸量超1300萬噸
娛樂中新網呼和浩特7月8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8日消息稱,今年上半年,策克口岸有效通關133天,國際道路貨物運輸量為1302.85萬噸,同比增長10.85%。
策克口岸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與蒙古國南戈壁省西伯庫倫口岸對應,對外輻射蒙古國南戈壁、巴音洪格爾等5個畜產品、礦產資源較為富集的省區,是中國國內陜、甘、寧、青四省區和內蒙古所共有的陸路口岸。
阿拉善盟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半年,策克口岸實行跨境運輸業務“一次性辦結”制度,推廣應用提前申報、24小時預約等3類13項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具體措施,以此提升國際運輸服務能力水平。(完)
【編輯:曹子健】 ...【娛樂】
閱讀更多烏茲別克斯坦姑娘“吉莉” 以教育為槳載上合之舟架起中烏友誼
娛樂中新網天津7月8日電 題:烏茲別克斯坦姑娘“吉莉” 以教育為槳載上合之舟架起中烏友誼
作者 江瑩
“從我愛上中文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堅信語言具有強大的魔力,它不止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更是不同文明對話的窗口。”8日,在“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活動的上合故事分享會上,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迪麗索熱·米爾扎阿合米多娃分享了她眼中的中國,講述了她親歷的上合故事。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迪麗索熱在“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活動的上合故事分享會上分享她眼中的中國,講述她親歷的上合故事。記者 佟郁 攝
迪麗索熱有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吉莉”,她在中國學習、工作、生活的15年,親眼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變化,親身體會到上合組織為各國民心相通、文明互鑒提供的廣闊舞臺。
如今,迪麗索熱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烏茲別克語。她常常分享烏茲別克斯坦詩人納沃伊說過:“沒有比生活在友誼之中更美好的事情。”因為工作的需要,她也深深感受到了中烏兩國深厚的情誼。她每天要和很多中國師生交流,介紹她家鄉的人民熱情好客,講述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也希望在更多中國朋友心中燃起對烏茲別克斯坦的求知火焰。而每次回到烏茲別克斯坦,她就向家人朋友講述中國故事,講述漢語這門博大精深的神奇語言為她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希望在烏茲別克斯坦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讀懂中國。
“在烏茲別克斯坦,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的治國理念提供了一種‘非西方的現代化道路’,值得借鑒。”迪麗索熱說,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她還參與了《中國文化通論》《基礎教育發展的中國之路》《孔子古微》《活著》等多部中國著作的烏茲別克文的翻譯工作。在翻譯工作的過程中,她還學到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等理念,這些理念不僅是中國脫貧攻堅的寶貴經驗,也為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此外,中國通過發展教育、提升職業技能、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實現“知識脫貧”,她認為這些理念對烏茲別克斯坦和中亞國家也都具有啟發意義。
教育是連接國家與民族的橋梁,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基礎。作為中烏文化與教育交流項目的見證者、參與者,迪麗索熱看到越來越多的烏茲別克斯坦學生在中國學習農業、工程、醫學等專業,回國后成為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這些年來,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在大學合作、語言教學、青年互訪等方面開展諸多合作,建立了語言、文化、區域研究等合作平臺。迪麗索熱作為一名上合青年,一名教育工作者,希望更多的青年加入其中,為上合國家青年交流、文化交融互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完)
【編輯:曹子健】 ...【娛樂】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Redmi不卷參數了?官宣暴露K60 Ultra或有獨顯芯片加持
- 擠牙膏擺爛了?三星Galaxy Z Fold5/Z Flip5配置速覽,內附國行先行者價格
- 盡最大可能維持內燃機!保時捷911:不是啥車都適合電動!
- ChinaJoy 2023丨松下展示黑膠唱機SL
- 有風險意識的設計企業,已在用東芝NAS硬盤搭建“圖庫”
- 西部數據:這才是游戲全家桶存儲解決方案!CJ2023眼花繚亂!
- 盡最大可能維持內燃機!保時捷911:不是啥車都適合電動!
- 索泰RTX 4070 AMP AIRO SPIDERMAN顯卡 跟隨蜘蛛俠一同縱橫宇宙
- 熱點科技攜手三十多家科技品牌亮相ChinaJoy2023,打造一站式體驗
- 利潤暴跌,手機沒人買:三星Galaxy S24 Ultra或將采用鈦合金
- 相同配置的手機,性能卻天差地別?一加這次想要憑散熱取勝
- 打開工業革命大門?一文讀懂“LK99”是否已驗證常溫超導
- 網傳的小米MIX Fold3真機圖來了,這個背面模組真的很難評!
- 打造高畫質HDR觀影體驗,TCL T7H電視開啟預售
- Intel制程工藝傳聞不斷:CEO親自來反駁
- 索尼降噪豆WF
- 賣一輛車虧8400萬 恒大汽車總負債超1800億!
- 專訪HTC VIVE高層:VIVE XR 精英套裝的出現將加速XR產業發展
- ChinaJoy 2023丨電競好“本”事!聯想拯救者新品電競顏值本亮相CJ
- ChinaJo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