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东西问|柳华文:人权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
時尚517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題: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
作者 柳華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當全球人權話語屢屢陷入喧囂與指責,我們是否遺忘了一個樸素真理——通往人類文明的道路不應只有一條。
近日,中國在聯合國人權舞臺上的發聲,再次強調了這一點。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9屆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指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道路,任何國家都不應將自身模式強加于人。這番發言恰逢今年6月10日首個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之后,陳旭借此契機,旨在呼吁各方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促進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在變亂交織的國際背景下,這一發言明確對話合作促人權的主張,是對堅持人權普遍性原則與各國國情相結合,積極維護聯合國多邊合作中心地位和權威,有效推動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建設性對話、交流與合作的立場重申。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此次發言亦可視為在人權國際保護立場問題上的一次正本清源和守正創新。和平、發展、人權是聯合國改革發展的三大支柱,中國將三者融為一體,在國際人權領域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
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的一個顯著區別是中國人的整體性思維,在宏觀角度和系統論指引下,關注事物的整體聯系及規律。反映到人權觀上,西方國家往往執著于個案和細節上,中國則更注重把握整體觀和大局觀。
不過,筆者看來,不論東西方在具體的文化和制度上差異如何,法治、發展和人權是現代國家發展模式中的三個基本維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法治是人類社會治理的一個基本經驗,它是一個中性詞,無褒無貶。只有良法才能促成善治,才是好的法治。什么是良法善治?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治。法治不能自顧自地發展,只能根據本國實際,與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相適應,才能確保制定出來的法律有可行性,實現立法以及治理的目標。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最好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是以人為本的發展。不能見物不見人。可持續的發展是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互動的發展。法治可以鞏固發展經驗,保障和引領可持續發展。

人權是人本思想進化和發展的產物,不能簡單化、口號化。依法推進是人權的基礎和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人權提供條件和保障。一些西方國家政客的做法往往口惠而實不至,將人權作為政治裝點和粉飾。而真正有效的人權發展之路,必然要摒棄這種政治操弄,回歸到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軌道上。
總體來看,人權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是特定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的基本維度。不能就事論事,簡單地討論和考察人權,必須將其置于特定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環境中,運用整體性思維進行綜合分析。
條條道路通羅馬。對國際社會來說,人權是價值,是理念,是目標。各國通向人權的路徑各異,具體的法治構建、發展戰略和人權保障制度,都需要因時、因地制宜。在這方面,美國自我賦權,動輒簡單粗暴地以“有沒有”“好不好”來評價和指責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這是政治化和簡單化的做法,是借人權搞政治操弄,缺少建設性,甚至破壞人權領域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和合作的可能性。
回顧歷史,2006年聯合國改革的一個重要成就,是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撤銷因政治對抗嚴重而飽受詬病的人權委員會,新設立追求非政治性、非選擇性、非對抗性的人權理事會。這是國際人權治理的一個重要進步。對此,美國政府很不滿意,當年就退出了首屆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的選舉,展現出我行我素和單邊主義的一貫做派。予取予求、時而加入、時而退出的美國,在今年不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的情況下,宣稱與人權理事會“停止聯系”,這是對多邊主義的否定和逆反。
客觀地說,這個世界不存在“救世主”。一個國家的社會繁榮發展,根本上依賴本國人民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發揮聰明才智并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需要通過不斷提升生產力和調整優化生產關系來共同驅動。內因始終是關鍵和決定性力量。正因如此,人權保障本質上屬于國家內部治理范疇,單純依靠他國的援助,無法直接提升一國的發展水平,更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其發展面貌并實現人權目標。這也意味著,國際交流與合作中,應該尊重特定國家和人民求生存、謀發展的實際需求和真實愿望,尊重他們的意愿和選擇,尊重他們的智慧、勞動和付出。
人民是歷史發展的推動者。重視人、促進人的解放和發展,追求人類團結和進步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是自始存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經典理念,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宗教思想的基本信條,被稱為世界性的“黃金規則”。
當今的國際人權法和中國國內法律制度都在倡導全面的、嶄新的人權理念和人權觀。這意味著必須破除阻礙人權發展的陳規陋習,比如重男輕女、歧視特定人群等陳舊的文化觀念和做法。文化傳統有其復雜性,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存在如何興利除弊、繼承優秀傳統和文化的課題。整體上說,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和實踐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就,不同文明之間可以相互啟迪、相互借鑒。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遠非同步,差距巨大,常常出現國家間人權對抗的情形。在聯合國這一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多邊舞臺上,東西方的差異、分歧因政治因素可能被放大。西方國家強調公民和政治權利,刻意忽視、貶低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對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重視。比如,美國至今不承認發展權是一個法律概念,多次在聯合國對發展權相關決議投出反對票。
基于不同的民族特性、歷史、政治和社會發展模式,人權領域的東西方文化觀念、主張之間的分歧、爭論和交鋒,現在來看,仍難以消除。意識形態的對壘和政治上的對立,往往是形成國際舞臺上爭議的癥結所在。而在聯合國的體系下,國際人權法構成一個具有法律規范性特征的工作框架。開展基于國際法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團結越來越多的國家,應對人類面臨的種種風險和挑戰,推動形成公平、包容、合理的全球人權治理,在相當程度上能夠避免將人權工具化、武器化等偏頗做法。

當代中國人權觀的實踐,深深根植于中國的現實土壤,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也借鑒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在人權事業發展的道路上,中國持續探索、總結符合自身國情的人權實踐。面向未來,中國將繼續致力于和平發展,積極在聯合國框架下,遵循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世界各國務實合作。我們相信,中國通過一如既往地秉持和平、發展、公正、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能夠為應對共同挑戰開辟道路,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的全球人權治理格局,讓全人類共享發展的紅利和人權的保障。(完)
作者簡介:

柳華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亞洲國際法學會副會長,兼任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委員,世界醫學會社會醫學事務委員會顧問,中國國際法學會、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法年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執行主編。
【編輯:史詞】 ...相關文章
整車重量降低1kg 紅旗電動汽車高壓鋁線束技術獲得突破
時尚聊起汽車核心,燃油車會想到發動機、變速箱,電動車會想到電池、電機和電控,但在汽車成千上萬個零部件中,汽車線束是非常低調但又極其重要的存在。每年各大汽車廠家都要花費巨資向零部件供應商購買這些裝備,是汽車 ...
【時尚】
閱讀更多上半年經青茂口岸出入境旅客量創新高
時尚中新網珠海7月3日電 (鄧媛雯 朱金輝)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青茂邊檢站3日對外公布,2025年上半年,青茂邊檢站共驗放出入境旅客約1800萬人次,較去年穩中有升,客流量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上半年經青茂口岸出入境旅客量創新高。朱金輝 攝
青茂口岸2021年9月8日正式開通,地處珠海主城區,與珠海城軌站便捷連接,且24小時對外開放。經過近4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粵澳兩地經貿往來、人員交流的重要通道。
據了解,今年以來,青茂口岸單日客流量約為10萬人次,最高峰為13.4萬人次,出現在五一假期的第三天。其中月驗放量最高紀錄出現在今年5月,單月突破312萬人次。
客流主要以求學務工、探親旅游、購物消費、商務活動為主,整體呈現“日常平穩,周末、節假日集中”的特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青茂口岸夜間(23時至次日6時)通關旅客超過246萬人次,較去年增長約5%,創造了口岸開通以來夜間通關新高紀錄。
“我們一家經常趁周末來珠海品嘗特色美食,或者乘坐城軌到周邊城市游玩。青茂口岸全天都可以通關,隨時都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來自澳門的李女士說。
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加快,“內地行”“港澳游”漸漸成為跨境出行常態。剛剛結束“澳門一日游”的廣東籍陳女士興奮地分享道:“我和朋友相約來澳門游玩,上午打卡大三巴、品嘗葡撻,下午到威尼斯人購物,晚上從青茂口岸返回,乘坐城軌回廣州,非常方便。”
“下半年將迎來暑期、中秋國慶等重大節點,邊檢部門將會一如既往做好通關保障,全力確保廣大出入境旅客通關安全順暢。”青茂邊檢站邊防檢查處副處長王煒介紹,為了更好服務廣大出入境旅客,青茂邊檢站不斷優化通關流程,科學高效組織勤務;針對跨境學童等群體,積極推出多項便民舉措,以優質服務助推口岸高質量發展,讓兩地人員交流往來的路越走越寬、心越走越近。(完)
【編輯:惠小東】 ...【時尚】
閱讀更多僑力僑智賦能 走出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
時尚中新網深圳7月1日電 題:僑力僑智賦能 走出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
中新網記者 索有為
在非洲東部,占地數千畝的烏干達國家級工業園——中烏姆巴萊工業園,由烏干達最大的華人企業——天唐集團投資運營,自2018年3月啟動以來,已吸引50多家企業入駐,匯聚家電、日化、建材、醫藥、汽車制造等相關的行業,目前,園區已為當地創造5000多個就業崗位。
烏干達中國社團聯合會會長、烏干達深圳總商會會長、烏干達天唐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志剛1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烏姆巴萊工業園不僅推動了烏干達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還促進了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交流。
為響應在非洲建立“魯班工坊”的倡議,中烏姆巴萊工業園成立了烏干達魯班工坊培訓學院。
這座魯班工坊培訓學院由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埃爾貢烏干達技術學院、天唐集團共同建設,2020年正式揭牌運行。鉗工、工業仿真、數控加工……學院內設置多個實訓區,為非洲員工提供了不同類型的職業技能培訓,越來越多烏方員工成長為當地技術骨干和技術工人。
中國企業家考察中烏姆巴萊工業園。 受訪者供圖
2020年,天唐集團采用雙總部管理模式,在深圳注冊成立深圳前海益三達投資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總部,旨在結合其在非洲20余年的發展經驗,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尤其是外向型企業“出海”,在實現產能轉移的同時助力目的國家的工業化建設。
天唐集團舉辦的“烏干達-深圳一帶一路投資合作交流會”2021年12月在深圳舉行,深圳市小商品協會、中國信保等80余家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出席。五家與天唐集團達成合作共識的企業現場簽約,根據協議,他們將在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共建太陽能產品、服裝產業園、裝配式建筑等項目。
深圳市經貿代表團在2023年10月訪問烏干達時,與烏干達深圳總商會舉辦企業座談會與經貿交流會,雙方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此外,天唐集團與深圳曼哈集團、深圳華瀾集團以及創維廚電有限公司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一直高度關注深圳的發展變化,并向肯尼亞政府積極介紹深圳這座活力之城。”肯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高瑋1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肯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下稱“華聯會”)于2005年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成立,是東部非洲國家中成立最早的華人社團。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現有會員300多人,并下設蒙巴薩、納庫魯、基蘇木3個地區分會。還下設華星影庫、華星書屋,編辦華聲報等華文媒體。
于2004年到肯尼亞定居的高瑋成立公司,為肯尼亞商人提供中國商貿資訊,幫助他們尋找中國廠商、參加商貿展覽,同時幫助中國企業開拓肯尼亞市場。
肯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主辦的內羅畢中國春節廟會。 受訪者供圖
“華僑華人具有熟悉當地投資環境和投資政策的優勢。”高瑋表示,華聯會將利用好這一優勢,為中國和肯尼亞尋找更多的合作新路徑,“我的個人企業也多次組織肯尼亞采購商赴深圳參加高交會等,為中非科技、產業合作搭建渠道”。
華聯會計劃推動與深圳商協會建立合作機制,邀請更多深圳優質企業組團訪問肯尼亞,通過共同舉辦中肯經貿對接會等活動幫助企業了解非洲市場,并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綠色建材等領域促進雙邊合作。
高瑋稱,華聯會將探索在肯尼亞建立“深圳產品展示中心”或“深圳企業(非洲)合作服務站”,作為深圳企業走進東非市場的前沿窗口。同時借助深圳在文化創意、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推動更多深圳文創、教育品牌在肯尼亞落地合作,豐富兩地人文交流。(完)
【編輯:付子豪】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上海機場陸續新開至烏蘭巴托、塔什干、阿拉木圖3條客運航線
- 總臺將推出一批抗戰勝利80周年專題片紀錄片和影視文藝作品
- 商務部: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將于近日作出最終裁決
- 東西問|宋獨:“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 中超第16輪:國安領跑積分榜 梅州遭遇七連敗
- 寧夏本土水稻新品種“寧育104”獲國家審定
- 上海兩家民營中醫館詐騙醫保基金超1200萬元
- 清華大學與香港中電合作開展實習交流計劃
- “玉得永生——盱眙漢代葬玉文化特展”開展
- 東西問|邱婷:跨越海峽的亂彈戲何以在臺灣“紅極一時”?
- 致敬華為?宗申摩托新車叫“智界”
- 應付歐盟差事,佳能將為10款無反相機推送加密功能
- 起售價34.88萬元 首批極氪X啟運歐洲
- 知名移植工作室肯定Switch2的圖形性能,卻被CPU拖了后腿
- 5名高層集體“人間蒸發”,羅馬仕中層也加入維權行列
- 專招35+人群!長城發布短片,啟動35+人群專場招聘
- 傳沃爾沃中國區裁員,賠償為N+3
- 發布未滿2月就翻車?!索尼Xperia 1 VII因“重大穩定性”多地停售
- 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前10排名:小米躋身前三,百度掉出前十
- 史詩級削弱!iOS 26 Beta 3推送,蘋果把液態玻璃“優化”回了磨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