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南非洲粤港澳总商会举行成立27周年庆祝活动
時尚79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約翰內斯堡6月29日電 (記者 孫翔)南非洲粵港澳總商會成立27周年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慶祝活動28日晚在約翰內斯堡舉行。中國駐約翰內斯堡總領事潘慶江出席活動并致辭,僑界代表和僑胞200余人出席。
潘慶江在致辭中肯定總商會在促進中南關系、支持內地和香港發展繁榮、團結僑胞、融入當地等方面的積極努力和貢獻,鼓勵總商會繼續為推動構建更加緊密中南地方民間友好交流與合作多出力。潘總領事還介紹了中國即將舉行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的意義,同時提醒廣大僑胞持續加強安全意識和防范,共筑平安。
南非洲粵港澳總商會會長吳少康表示,自1998年6月28日商會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團結、友愛、互助、創新”的宗旨。多年來,商會團結僑胞、心系桑梓,積極推動中南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為南非華僑華人事業發展注入活力。吳少康說,值此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的重要時刻,香港的繁榮與穩定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成果,也是全球中華兒女的共同驕傲。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第十二屆理事會成員的聘書頒發儀式。(完) 【編輯:胡寒笑】 ...
相關文章
疑似vivo S17e性能跑分曝光 或將搭載天璣7200處理器
時尚前不久藍廠的vivo S17系列已有一些配置信息被曝光出來,近期外網又有消息稱,vivo一款產品代號為V2285A的新機出現在了GeekBench 5跑分數據庫中,而根據此前消息來看,這款新機應該會是 ...
【時尚】
閱讀更多2024-2025年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上海賽區開賽
時尚中新網上海7月5日電 (記者 姜煜)2024-2025年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ICC)上海賽區總決選4日至5日在上海寶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賽。來自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四地的千余名小發明家齊聚申城,帶著奇思妙想展開創意比拼,角逐7月底于鄭州舉行的全國總決賽入場券。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紅外物理學家沈學礎,上海市科創委基地建設部部長、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協會副理事長劉曉華,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副局長王曉波等嘉賓出席了活動。
2024-2025年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ICC)上海賽區總決選4日至5日在上海舉辦。(主辦方供圖)
作為連續舉辦三年的科創盛事,ICC上海賽區影響力持續攀升,已成為跨行業聚焦的青少年創新平臺。三年間,上海賽區不斷拓展影響力,從本地賽事成長為輻射周邊地區的科創品牌活動,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支持、社會參與”的多元發展模式,為青少年創新教育搭建了一個堅實的平臺。
據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上海賽區召集人顧云堯介紹,ICC在評審維度上始終堅持“多元人士參與、多維度評定”的原則。本次活動的評委陣容不僅涵蓋來自各省市的科創教育工作者,還包括企業和社會組織的代表,他們從產業應用、市場需求、前沿科技等多元視角對作品進行評審。這種評審模式在確保結果更具全面性與權威性的同時,也讓小發明家能從比賽中直接獲取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反饋,而這正是ICC一直倡導的“發明交流”的核心意義。
2024-2025年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ICC)上海賽區開賽。圖為小發明家們展示科創作品。(主辦方供圖)
據統計,今年參賽項目中,聚焦環保、健康、無障礙生活等社會議題的作品占據高比例,生動體現了新一代青少年對公共事務的敏銳關注與責任擔當。值得關注的是,不少8歲至10歲的小發明家已能熟練運用編程、傳感器等技術工具,將天馬行空的創意轉化為可操作、能落地的發明原型。
來自上海世外小學的“飛天小潘達”小隊由三位二年級小學生組成,他們此次帶來的發明項目聚焦騎行場景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計劃通過設計一套交互穿戴系統提供解決方案,這一創意的誕生源于他們對自身及身邊人士日常騎行體驗的細致觀察。來自上海美國學校的兩位女學生則關注弱勢群體,她們“臨期食物共享存儲柜”的發明創意,既能避免食物浪費,又能讓受助者擺脫領取食物時的尷尬。
ICC上海賽區主辦方之一上海求實科普研究所的所長張亮表示:“小發明家們展現出的‘從生活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創意模式,正是科創教育希望培養的核心能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用科學思維打量世界,用創新行動改變生活。”
社會各界的合力支持使ICC超越了普通賽事的范疇,成為一場具有公益屬性的科創教育盛會。活動現場,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創始合作伙伴恒源祥集團的董事長陳忠偉、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上海賽區合作伙伴3M中國的總裁丁泓禹作為企業代表,分享了持續支持青少年創新事業的實踐——恒源祥通過設立“恒愛致遠青少年創新基金”,持續為青少年科創教育賦能;3M精心打造“3M創新展示區”,讓小發明家們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沉浸式感受創新的魅力。(完)
【編輯:梁異】 ...【時尚】
閱讀更多(八閩千姿)閩南古老土樓民宿受青睞
時尚中新社漳州7月5日電 題:閩南古老土樓民宿受青睞
作者 張金川 廖珍妹
在福建土樓南靖景區的書洋鎮田中村,一座歷經109載風雨的龍昌樓傲然挺立。這座承載著客家先民智慧與匠心的古老建筑,其獨特的建筑風格與深厚的歷史底蘊,成為閩南地域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我們巧妙融入現代生活設施,讓古老土樓在保留歷史韻味的同時,也能滿足現代旅居的多元需求。”龍昌樓樓主陳經營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讓游客更深入地體驗土樓文化,樓內長期舉辦各類特色活動,讓游客親身參與其中,感受土樓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樂趣。
6月25日,坐落于福建土樓南靖景區的書洋鎮田中村龍昌樓,已改造成土樓特色民宿。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攝
龍昌樓始建于1916年,延續了傳統的圍合圓形構造,共三層,古樸而莊重。據陳經營介紹,2018年,在廈門電商協會的牽頭下,龍昌樓在保留原始風貌的基礎上進行了精心的裝修改造,搖身一變成為別具一格的土樓特色民宿。
走進龍昌樓大門,記者發現左側墻面上貼滿了近年來游客及相關機構在樓內參與各類特色活動的精彩瞬間。陳經營興奮地指著一張圖片說,“這張圖片是去年法國的自媒體人到龍昌樓向我拜師學藝的場景。”
自2019年運營以來,龍昌樓已成為備受矚目的“網紅土樓”,吸引外界廣泛關注,熱愛中華文化的外國友人亦慕名而至,親身感受那獨具韻味的土樓文化風情。陳經營稱,外國友人在龍昌樓沉浸式體驗土樓生活和民俗文化,感受休閑愜意時光,特別開心,都帶著美好記憶離開。
位于南靖縣云水謠景區的讀旅·和德樓土樓文化民宿,同樣遵循修舊留舊的原則,精心保留了土樓原貌的墻體和原始的木板樓,將單元房巧妙改造為現代民宿,最大程度還原了土樓原有的古樸風貌。
6月25日,游客在南靖縣云水謠景區的讀旅·和德樓土樓文化民宿體驗,給魚喂食。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攝
讀旅·和德樓土樓文化民宿店長陳小媛介紹,民宿在保留原始夯土結構與木板樓韻味的同時,將傳統房間改造為復式空間,巧妙破解了土樓居住的局促感,為古老建筑注入了符合現代舒適需求的奢華靈魂。
“如果能夠在古老土樓里‘睡’一個晚上,那真是非常獨特的旅行體驗。”陳小媛說,讀旅民宿精心打造了適宜舒適度假和文化體驗的藝術空間,以原汁原味的土樓文化贏得了住客的青睞,“前幾天剛接待了一批韓國游客入住”。
記者了解到,在和德樓一樓,原本的天井被巧妙改造成了一個大水池,樓里的水井得以保留,一群群鯉魚在水中悠然游動。在陳小媛看來,土樓不再是僅供觀賞的歷史遺跡,而是成了可觸摸、可體驗、可棲居的活態文化場域,讓游客能夠真正融入其中,感受土樓文化的獨特魅力。
土樓民宿的興起,還吸引了不少青年返鄉創業。位于云水謠景區的長榮樓民宿經營者簡志明便是其中之一。他懷著對家鄉的深厚情結回到這里經營民宿,連日來接待了不少來自上海等地的游客,尤其是暑假期間的親子游客絡繹不絕。
南靖縣土樓管委會主任陳藝君說,近年來,南靖縣發展民宿經濟,并通過引進文創項目,促進土樓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讓游客能夠以休閑觀光的方式深度接觸并體驗土樓文化。(完)
【編輯:付子豪】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從針灸到中藥炮制品 專家解密海昏侯的“養生圖景”
- 深圳市僑務經貿代表團以僑為橋 共赴絲路共贏之約
- 青海稅務數據顯示:綠色算力產業展現出強勁發展動能
- 第十九屆佛山“西甲”足球聯賽開幕 全國40支勁旅參賽
- “小”戲票撬動文旅“大”市場 “非遺+”點亮“夜經濟”激發新活力
- @家長和孩子 夏日玩水需注意 如遇危險這樣施救
- 兩項武術亞洲杯吉林松原開幕 亞洲頂級選手巔峰對決
- 廣州市第十八屆“市長杯”香港賽馬會羽毛球系列大賽7月開賽
- 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
- 即買即退秒到賬!免簽+退稅 “中國游”帶火“中國購”
- 非洲首條沙漠重載鐵路優先段軌道鋪通
- 一手對14國加稅 一手延長暫緩期 美政府再次極限施壓貿易伙伴
- 成都世運會頒獎物資如何讓世界看見“中國美”?
- 傳統非遺“遇見”新朋友:美國華裔青少年在體驗中了解中國
- 南非總統回應美方擬對南非加征關稅
- 滬湘攜手推進兩地紅色文化交流互鑒
- 西藏吉隆口岸泥石流致多人失聯 中尼熱索大橋垮塌中斷
- 韓媒:尹錫悅可能被送回首爾拘留所
- 非法收受財物2.71億余元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王勇一審被判死緩
- 機械助力換枕忙 護航暑運平安路